|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可能国情不同吧,实在是气到想哭。这电影要在中国得被骂死,哪里是世上最美的离别啊?完全就是被压榨的苦难的母亲的一生!一家人简直绝了,完全把妈妈当奴隶一样使唤,毫无尊重。可怜的妈妈当牛做马一辈子,为这个家付出了所有,还被各种忽视,全家地位最低,都临死了在家还要照顾痴呆的老人。丈夫只会无能狂怒,女儿一门心思小三上位,儿子光顾着当二十四孝好男友,弟弟就是条烂赌城性的的疯狗……各个自私冷漠,没有一个人想着帮帮可怜的妈妈,妈妈要死了才哭了,愧疚了。绝了,太绝了!上辈子是做了多少孽,这辈子要当这家的主妇。而且通篇都是没有一点遮掩的男权主义,病情瞒着妻子,不能做手术了非要做,承受不住化疗了还要化疗。作为一个医生,偏执得不可思议,生怕老婆死得慢!别扯什么最美的离别了,每个镜头都是女人的血泪啊我去!人间惨剧!
太可悲了吧!由于这个母亲本身的际遇没办法打更低的分,确实感动,但令人感动是她这可悲的一生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歌颂的吗?这样的“伟大”“牺牲”是值得歌颂的吗?导演和这里的父亲没有什么区别吧,只会站在一旁看着,哪怕内心真的绝望难过也只会只会乱发脾气,但凡能伸出高贵的手去帮帮这个女人呢,只会冲自己老年痴呆的母亲发脾气动手,但凡能帮你老婆照顾你亲妈一下她会这么累吗?是婆婆的错吗,是她要老年痴呆的吗,她养育刚出生的你的时候你也是这样无理取闹不是吗。这是伟大吗,这不就是社会塑造的女性形象吗,不要歌颂这种伟大啊,推翻她啊,母亲就应该牺牲吗?电影结尾居然只是变成女儿在做母亲做过的所有活,为什么母亲还在的时候是母亲在做事,如果是出于长辈对晚辈的照顾为什么母亲死后不是父亲做事?看不懂导演想表达什么,如果真的是
故事的结尾没有奇迹发生,母亲还是走了,生命结束了,身上的淤青也就不再疼了,似影片开头中的干花瓣一片片飞走。全片到此我仍然无泪,不知道该配合谁去流眼泪。母亲的离去也是解脱,也承载着救赎家人的重任,不需要我流泪惋惜;丈夫、女儿、儿子为母亲伤心流泪时,我心里狠狠地想“现在哭还有用吗?如果现在才知道后悔就哭死算了”,他们的伤心也不值得我同情流泪。只是心里在问我们灵魂的救赎一定要以身边最亲的人为代价吗?对于母亲的离去将身边人集体救赎在现实中很难说成功的几率有多少,但人性中对于已拥有事物的漠视不珍惜又要用多少个灵魂的逝去才能真正救赎呢?这样的离别在我看来难成美好,“细看方知美丽,久品才解可爱”在被救赎后家人的欢笑中也显得有点讽刺。
一个女人对家庭一生的奉献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我看到了一个妻子、母亲和儿媳的含辛茹苦、不易、对家庭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面面俱到的考虑。一个女人在家庭的付出,不应该被理所当然地习惯,也不应该在生命的最后时分才让人警醒和珍惜,一个家庭里,有时候看似最平淡的生活都是一位母亲和妻子无微不至的付出换来的,细水长流不易,珍惜当下,珍惜每个美好的片刻,不要将别人的付出和奉献当作理所当然的享受,学会分担、学会体谅,互相沟通、互相倾诉,包容、问候、尊重,温柔绝不应该被消耗和无视,要学会照顾别人的感受。(找一个有担当、能够沟通和理解包容的男人很重要。)
延续了韩国电影一贯的风格,就是表达情感非常用力。夫妻二人在厕所抱头痛哭那一段最感人,一个是不愿接受这么早就要离开人世的现实,一个是作为一名医生缺对自己最亲的人的病无能为力的自责。结局比较的老套,各大平时惹是生非的仔都因为女主的绝症改邪归正。全局最大的亮点就是没有把女主刻意塑造成一个英雄式的人物,而是不断的体现她的平凡,在面对死讯的不知所措,屡次默默哭泣,对老太太的抱怨甚至想让她和自己一起死去。通过这些侧面的描写反射出平时女主的伟大。
是很喜欢的编剧的作品,也知道是催泪电影但看的过程也没有流泪,同样是聚焦长辈的生活,片子比前两部好看多了,应该是因为演员阵容整体上显得更有意思一些。作为观众的我看着片中的母亲感觉太辛苦了,她的付出更多地被家人当作理所当然,生病了才有了家人更多的关心,是生活中很多母亲的真实写照了,还有生活中赌博的人应该是很难改变的,片子把所有人的结局都往好的方向去写了,但这不应该是母亲去世以后才会发生的事情呀~
影片前半段很温暖,家庭矛盾重重,但自从老公知道老婆无法救治之后,心态瞬间崩溃,平日里对老婆或许各种不满意,一旦要说陪伴了几十年的人要永远的离去,任谁心态都会不自然的崩塌吧。妈妈在得知自己必死的时候,想要捂死奶奶那一刻,是全剧的一个高潮,眼泪止不住的流,一家人瞬时间都似乎长大了,弟弟得知姐姐的病情,一改纨绔形象,或许在他的心里,姐姐才是他的依靠,他一直以来都只是一个孩子而已。
当我们谈论中年女人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十多年老年痴呆的婆婆,每天在家里大呼小叫,对她拳打脚踢,爱上有妇之夫的女儿,十几岁差点让女朋友怀孕的儿子,冷漠 麻木的丈夫,还有嗜赌如命的弟弟,像她的索债人。这是一个中年家庭主妇的全部生活。在得了癌症的最后弥留之际,所有人才开始看到她。她和婆婆的对话让我泪奔“我们都是孤单的人”“我走了谁来照顾你啊”,女主人就是一生团团转的陀螺,至死方休。
我们拥有着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可却往往视而不见,认为理所当然。可当知道这份爱不能再延续,快慢慢溜走时,我们痛苦不已,可我们毫无办法。这份溜走的爱,是一面镜子,照着那个曾经和现在的我们,那个无知和悔恨的我们。这样的改变,是人的觉悟,更是惨重的代价。可谁又能阻止与改变呢?生活是用来体验和感悟的,不是用来颓废和失望的。要善良的活着,像妈妈一样。2015/12/29
剧情简单,人物朴实而丰满,看似个别实际普遍,大部分女性有了家庭,自己就退居最后,而家人也慢慢习惯了享受别人的付出,直至忽视。除非发生大的变故,回头才发现,啊,原来她那么重要。最有感触的还要说,一定要珍惜现在,不要到最后一刻才去珍惜,才去回报,才说我爱你。从头哭到尾,观剧过程中好多场景都有自己的影子,温情而不悲情,喜欢。
两个小时的电影 就哭了两个小时 眼睛疼头疼 悲伤到喘不上气来,没压住自己的心给电话给妈妈,一开口可能被妈妈听出了哭腔 妈妈:“怎么了,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 ”我:“没有,我就想你了,想你抱抱我..”妈妈:“你不要老担心我,妈妈一直在” 说好了 你要一直陪着我 我好幸福 我还有个可以打电话的妈妈???
看见了母亲的影子 为了上一辈 为了孩子 为了孙子 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一刻 累着过完了一辈子 一直嚷嚷着绝对不要活成母亲那样 虽然很伟大…我宁愿自私地爱自己多一点家人都知道得了癌症之后 简直要哭死个人 最后一集 完全是哭了一整集 哭到抽泣那种 但是像这样讲故事的剧 四集正好 不能再多了
亲情片的惯例是多泪点,奇怪的是泪腺发达的我竟然没哭得稀里哗啦。想到那句不认同的“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只是家庭角色让你不得不去承担些什么。可笑的是女主去世之后竟然所有的关系都被和解了,所以人的本质依旧是失去时才觉要珍惜。不过每个阶段看这部电影应该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期待以后有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