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影片原名】Pina 【中文译名】皮娜/皮娜·鲍什/翩娜(港) 【出品公司】Neue Road Movies 【出品年代】2011 年 【上映日期】2011年2月24日 德国 【影片级别】Germany:o.Al. | Switzerland:7 (canton of Geneva) | Switzerland:7 (canton of Vaud) | Ireland:G | Portugal:M/6 (Qualidade) 【IMDB评分】8.0/10 (1,300 votes) 【国 家】德国/法国/英国 【类 别】歌舞 【导 演】维姆·文德斯 Wim Wenders 【主 演】皮娜·鲍什 Pina Bausch ....Herself 玛洛·艾劳多 Malou Airaudo ....Herself - Dancer Regina Advento ....Herself - Dancer Ruth Amarante ....Herself - Dancer Rainer Behr ....Himself - Dancer Andrey Berezin ....Himself - Dancer Damiano Ottavio Bigi ....Himself - Dancer Bénédicte Billet ....Herself - Dancer Ales Cucek ....Himself - Dancer Clementine Deluy ....Herself - Dancer Josephine Ann Endicott ....Herself - Dancer Lutz F?rster ....Himself - Dancer Pablo Aran Gimeno ....Himself - Dancer Mechthild Grossmann ....Herself - Dancer Silvia Farias Heredia ....Herself - Dancer 【内容简介】 这部影片预计会收录三段皮娜的舞蹈:
震颤灵魂的精神洗礼,洞穿心灵的身体与视听诗章。1.不同寻常的传记片,以皮娜舞蹈团成员的回忆与【凝视转场】串联全篇,并以学生们各自的舞蹈作品搭建脉络。2.文德斯的纪录片无一例外均是高质量的思考媒介之作,本片探索出了将现代舞与电影完美融合的方式,藉由电影媒介独有的蒙太奇、多景别与视角切换、镜头运动(灵动的摄影机契如舞者之姿)将聚焦于人体力与美、男与女的爱与恨的现代舞表现得无与伦比。3.3D技术带来的纵深感,结合别出心裁又美丽如画的各式自然/舞台/社会背景,予人难以言喻的沉浸感。4.至爱泼水、浇土及身搭木枝的平衡之舞(纱幔飘飞、树影婆娑)。5.群椅阵[穆勒咖啡馆]亦在阿莫多瓦[对她说]的片头段落现身,背景中的德国乌伯塔的单轨悬挂式电车(WuppertalerSchwebebahn)则恍若重回35年前的[爱丽丝城市漫游记]。(9.5/10)
错失了在大荧幕上3D技术看到的震撼力,虽然舞蹈的生命力与舞台的活力美仑美奂地交织着,但如果仅仅在电脑手机上观看,并不能达到文德斯预想的效果,但从这种独特的形式中已经看到了这部纪录片的别致之处,用皮娜舞蹈团的舞蹈演员们的录像带去营造出关于这个舞团的记忆和追逐生命的美,不同场景,舞台,马路街边,森林溪流之上,所有的舞姿都是一种生命冲破牢笼的逆流感,尤其喜欢在河流之上与河马独舞的那段舞蹈,很富有自然气息和想象力。但对于观众来说,这样的形式未必也太过难熬,不凭借语言,剧本和想要展示出的生活逻辑,只是凭借身体的媒介,做出属于艺术的震撼感,而把这些演员的面部特写和访谈单单拎出来未免也太局促了,还会有一种话没说完的压迫感,可能这是一部纯艺术效果直达心灵的电影,但是没有媒介的我,实在无法享受它全部的美
太美了……自由,连迷狂(甚至错乱)都是自由的,身体和空间又太令人着迷。看3D一定很棒。非常独特的传记片,采访这样安排是因为舞者的身份吗?景深很有趣,后景的舞者增添点缀不少。特写与全景的切换,以及调度所带来的新的元素的一个个地展现,是电影的独特魅力。强烈的对比在很多场都存在,性别,年龄,力量。有一场,女人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向外界展示脆弱性,而男人观摩、犹豫、担忧、不知所措。另一场,男女不断被调整(拆散),不断跌倒又重新拥抱,不断解除信任又重建信任。另一场,孤寂,空旷,失序,交错,有人要疯,就总会有人小心而焦急地去推开面前的椅子。四季之歌贯穿全片。我们该怎样用身体去表示“月亮”?突然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游泳了。“你要让我害怕。”感到舞蹈在做的是以一种柔缓而震撼的方式去启发同理心。
4.5。现代舞,从单一视角的舞台剧载体被释放到自由视角的影视载体,从限定的剧院空间被释放到无限的生活场景空间,心理还是视听的空间层次体验上都是一次更富张力和想象力的重定义,而皮娜用力量的均衡所塑造的动态形体之美、用反惯性重复与变化所彰显的微妙叙事,结合维姆自由却又审慎的观察视角,是对空间场景的概念性的美妙注解、诠释和想象,而它们又强有力的反哺着舞蹈自身的概念性。鲁尔工业园区、关税同盟大楼、矿坑、地下库房、树林中的溪流与玻璃盒子、乌帕塔尔天空悬浮滑过的轻轨,这些本来就不寻常的空间在维姆和皮娜的动态演绎下被赋予了强大的生命力。2015-2016年在德国交流,对《pina》的重温曾引导着我独自寻访了冬日的鲁尔工业区,回想起来真是一次次虚幻孤独而遥远的旅行记忆
不懂舞蹈的我,终于在此片明白了皮娜的现代舞。舞蹈是身体在空间中嬉戏的痕迹,而身体是空间中时间容器,就是如此。何谓现代舞,本身是还原一种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这些舞者在影片中呈现的体态,并非日常所有,而是身体在日常之中因为时间侵泡多出来的那一小部分,皮娜因而将它放大所得。这些与场所所产生的重复的动作,随意而有节律,这些日常无聊所增生的小动作,无意义而具体。身体的感觉就这么被场所激发出来,高个子,矮个子,东方人,西方人,男人,女人,都是肢体的符号,时间的容器。身体为何具备统一性,为何产生如此互动,为何在装置中扭曲倾倒,水滴的声音,风的声音,轻轨的声音,现代性的玻璃厂房,以及室内灯光,都在呼唤着一种身体的在场以及勇敢的自由伸张以及反意义的重复。
观看过程真的是异常纯粹的生理愉悦,在舞蹈面前你可以摈弃所有淹没性的日常经验,仅仅用情感和理性去感受纯粹的肢体语言所传达的所有意含。以及,舞蹈和电影真的是两种迥异的编解码系统,但相对来说舞蹈真的是非常友好又情真意切了,因为舞蹈的语言是国际通用,而电影则需要部分生活经验作为情感传递的翻译要素。还有,真的有种强烈直觉,舞蹈跟宗教仪式一定存在某种密切的关系。另外,就算不想理解什么情绪意含,单单看男男女女身体弯折冲跃所带来的力量美感本身就很享受了。所以,跳舞吧,跳舞吧,不然就会迷失自己!
第一次看到皮娜鲍什跳舞的图片就被震撼了,应了那句话: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今晚在第二届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看到了pina这部电影,里面的舞蹈片段和音乐真是结合的太美了,镜头从皮娜版本的穆勒咖啡馆切走的时候,真的很想说:不要停!在电影《Pina》中Pina Bausch是这样说的——跳舞吧,不然我们就会迷失。舞蹈,或许是我们生而为人的本能,当我们迷失方向,找不到自己,就去舞蹈中与自己重逢吧。“Dance,dance, otherwise we are lost”.
一部不寻常的纪录片。电影的主要内容是pina的几部舞蹈表演,尽管没有接触过现代舞,但舞蹈和电影竟能结合得如此和谐,舞蹈演员肢体在相机运动中显得如此灵动。影像默默往回退了一步,成为一个载体,这样对另一种艺术形式的记录和诠释让我在观影时想了很多。舞蹈intuitive和physical特质让我对影像所能承载的有更多的理解。从几部舞蹈作品和舞蹈演员的三言两语,当然还有音乐,影片已经萧然叙述出pina的画像了。可惜不能用3D看到这部电影,那样看舞蹈表演一定有更多触动。
皮娜说 “跳吧跳吧 不然人会迷失” 她说她跳舞因为悲伤 近几日在家 每感情绪充沛无可释放之地时 我便放上歌曲 自在地跳舞 我的舞蹈也许不够美丽 可我用我的身体表达着我的悲伤与无助 渴望与奔涌 皮娜说“我不在乎你怎么舞 我在乎你为何而舞” 那些为生命而舞的人 是直面人生的勇士 赤身裸体的爱者 而舞蹈家的伟大 便在于 她缓缓从泥土里生长出自己 时时刻刻 看向自我 看向人性之最深处 勇敢地剥落所有的伪装面具 用全部之能量砸向所有的腐烂阴暗 伟大的美 始于真实
文德斯说他最初并不是想这么拍,本来应该是与皮娜一起完成。或许这是我对这部片印象一般的主要原因吧。没有了皮娜,徒留追随者仰慕者追思、诠释,总是让人想到三里屯游荡的文艺青年们,假装、做作、表述过度、魂飞魄散。有几小段还是很打动人,比如水那场。当代艺术有很多好的想法和角度,但控制不好,就二,就尬,就空洞,艺术终究还是手艺活。看皮娜的真实纪录片中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想起罗斯金说透纳的一段话,“伟大”是伟大的人做的事情,不是靠辛苦、数量和努力得来的。
打破舞台表现力的限制,直接把舞者放在自然中舞蹈,太浪漫了。介绍皮娜的作品、思想、舞团…采访把画面和声音轨道分开,让受访者直接面对镜头,仿佛是皮娜直击灵魂般对他们进行指导,也印证了那句话“我们存在于皮娜心中,而皮娜也或许存在于我们心中。”其间用充满技法的转场打破时空限制,让皮娜跨维度与舞者进行交流,在影像中又让她重生…我想不出来如果一个对此没有足够欣赏、了解的导演能把纪录对象拍到这个地步。这份感情太珍贵、纯粹了。简直是把纪录片拍出了花。
看到18版suspiria原型的感觉,作为纪录片真是相当有点意思,门槛不算高,只是没看到3d很可惜。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电影初期设想是pina眼里的舞蹈,由于pina的离世才增加了常规记录片类型的形式。这点挺败笔的我觉得,片中footage的使用没什么特别之处,dancers的vo也没什么信息量,去掉对电影根本构不成影响,反而让人觉得这些存在就是为了提醒观众这是部纪录片,增加那么点权威性。
结合之前看过的沈伟的舞剧,理解更深刻些。可惜没有看3D版本,不然会更震撼——除了舞本身,Pina对于不同族裔、不同年龄、性别、性格(宗教,也极有可能,只是没有反映在影片里)的舞者的影响:问题。灵魂。表达。这些人遇到Pina,成为她的舞者之后,都似乎经历了羽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舞者跟了Pina二十年,“比我父母观察我的时间都长”。